「越喜歡,越遠離」
讀者來信:
怎麼辦,我覺得自己就是個玩弄感情的渣女!
我叫淼淼,今年26歲,談過兩次戀愛,但都由於我的原因而不得善終。
第一次戀愛是大學時,我在學生會認識了一個學長,他對我很好,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對我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。
當然,我對他也是有好感的,所以一點也不排斥我們之間的曖昧關系。
明眼人都看出來,我倆是互相喜歡的,就差捅破窗戶紙在一起了。
終於有一天他在眾目睽睽之下跟我告白了,誰知我壓根沒有想像中的驚喜,隨之而來的竟是排山倒海的恐懼。
是的,他越喜歡,我就越害怕,最終選擇了拒絕。
事後,他也多次來找我,但我始終避而不見,在我的固執下,這場還沒正式開始的愛情就這樣夭折了。
遭遇困難,刪除聯系,拒絕溝通
第二次戀愛是工作時,我吸取了第一次失敗的經驗,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,。
他也沒有令我失望,在一起時,我們幾乎不會有爭吵,他對我的好甚至超過了我爸媽,我覺得自己是找到真愛了。
跟他一談就是三年,轉眼就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。
春節前夕,他帶我回去見家長,雖然在此之前,我已經知道他家境不差,但親眼見到,還是清楚的感受到自己與他之間的差距。
他家是城市裡的小別墅,而我家只是農村的兩層平房,他的父母都是成功人士,而我的父母只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。
更別提我跟他自身的差距了。
那天在他家飯桌上,他爸媽問了我一些基本情況,我都一一如實回答,當問到家庭條件時,場面一度尷尬,還好男朋友及時打圓場,才讓那頓飯得以繼續。
雖然他爸媽沒有說什麼,但是我已經能清楚知道他們對我是不滿意的,所以吃完飯我就很快的回去了。
男朋友似乎看出了我的不開心,他再三表示,他爸媽不喜歡我沒關系,他喜歡我就可以了,畢竟娶老婆的是他。
但我的心情並沒有因為他的安慰感到輕松,反而更加難受了,我就是覺得他爸媽打心眼裡看不起我,看不起我的父母是農民,更看不起我沒有一個好的出身。
我開始不受控制地就他爸媽嫌棄我這件事朝他發脾氣,還拉黑了他所有的聯系方式,拒絕溝通,要不是男友一再的堅持,我們早就分手了。
花姐,你說我像不像那些專騙感情的渣女,明知道對方對我的感情,但又總在關鍵時刻拒絕他們,抽身離去。
如果你能看到我的來信,就請你幫我分析分析,像我這種情況,該怎麼辦才好?
什麼是逃避型人格?
花塘回信:
淼淼,很高興能夠收到你的來信,也感謝你對我的支持與信任。
看完你的信,我不禁想到前段時間因為對鄭爽使用冷暴力而鬧得沸沸揚揚的張恆。
冷暴力從表面上看是通過冷淡、輕視、放任、疏遠和漠不關心的形式來發泄自己對對方的不滿。
實際上不過是自己行為後退,內心自卑,面對未知問題所出現的迴避態度。
自從鄭爽跟張恆在一起,張恆就經常被網友稱作吃軟飯,甚至由於他自身與鄭爽的差距,所以讓他產生自卑,為了發泄自己的情緒,所以對鄭爽冷暴力。
這其實是很典型的逃避型人格。
我們再回頭來說說你的問題,你問我自己像不像渣女,說明你對他們也是抱有愧疚的,而真正的渣女,她們欺騙感情是從來不會有愧疚的想法,反而還覺得理所當然。
雖然你看上去像是在玩弄對方感情,實際上不過是在選擇逃避。
不知你有沒有發現,你的兩次戀愛雖然程度不同,卻有共通之處。
就是每當對方對你動心,你也明明知道自己是喜歡他的,但是當他們想要跟你進一步發展關系時,你卻選擇了退縮:
第一次戀愛,你們明明互相喜歡,當他告白時,你卻選擇了拒絕;
第二次戀愛,你都覺得他是你的真愛了,可是當你去過他家,知道他爸媽對你並不太滿意後,你又重復了之前的行為,甚至這一次,還拉黑了他所有的聯系方式,對男朋友的溝通視若無睹。
換位思考一下,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行為與張恆的極其相似?
因為你們都是逃避型人格,說簡單點,就是遇到危險,不想溝通,只想通過逃避,或者將原因歸咎於別人,以此來解決問題。
就像鴕鳥,遇到危險總會把自己的頭埋在沙子中,自以為自己看不見就不會受到傷害,但說到底,不過是掩耳盜鈴的假象罷了。
實際上,獵人根本不會因為它把頭埋在沙子裡就選擇不殺它,反而還會覺得它的行為很可笑。
就好像問題,也不會因為你躲避了就消失不見,該存在的還是會存在。
戀愛需要溝通,一味逃避解決不了問題
最後我想回答一下你的問題:面對逃避型人格,該怎麼辦?
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敞開心扉,與對方溝通與交流。
要知道感情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,感情中遭遇困難是非常常見的,一味逃避是沒用的,最好的辦法就是解決辦法。
在我看來,你可以將你的顧慮告訴男友,讓他幫你一起想想辦法,或許在他的幫助下,你也可以戰勝恐懼。
不要老是把他父母看不上你的原因歸結為家庭和出身。
既然你知道自己不夠優秀,那就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啊,就算這次你靠躲避僥幸逃脫了問題,但難保以後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。
既然出身不行,那我們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那些所謂的偏見。